观赦文

吾皇恭己奉三无,大赦敷天孰向隅。
自顾归田夙遭遇,与人同庆倍欢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赦文》是宋代诗人邹浩创作的作品,该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君主施行大赦政策的深刻感慨与个人的深切共鸣。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观赦文》的作者邹浩,字志完,号道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出生于宋常州晋陵(今江苏无锡),在神宗元丰五年考中进士。他的一生充满政治抱负,多次上书批评朝政,并因此遭到排挤。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 诗歌形式:《观赦文》是一首七言绝句,这种古典诗歌形式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3. 主题内容:首句“吾皇恭己奉三无”中的“吾皇”尊称君主,表达了对君王的恭敬与尊重。接下来的诗句“大赦敷天孰向隅”,则描绘了大赦令下,所有人都感到欣慰的情景。然而,“自顾归田夙遭遇”,透露出作者本人对于政治纷争和个人遭遇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一句“与人同庆倍欢呼”展现了作者对民众共同欢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艺术特色:邹浩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哲理又充满了情感色彩。同时,通过对比手法,如“大赦敷天孰向隅”与“自顾归田夙遭遇”,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观赦文》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作品。通过对君主施行大赦政策的深刻感慨和对个人遭遇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丰富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