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茅山范道人

道人本是红尘客,曾把锥刀闹胸臆。
一朝矫首看冥鸿,弃子捐妻人莫测。
三茅峰北华阳南,凌乱烟霞閟殊特。
筑庵寄傲知几年,但见日月忙如织。
饥餐落英饮沆瀣,策杖溪云随降陟。
蟾辉倒射松风寒,长啸一声山欲辟。
飘然行止信自由,或到人间蹑人迹。
朱门瓮牖初不分,遇酒辄倾论斗石。
有时巧发惊四筵,季主犹惭多失策。
纷纷流俗争称奇,岂识道人真所适。
茅君仙去空遗踪,高行三千当自积。
琴闲棋罢幸相过,却恐鸾飞无处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茅山范道人》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原文】
茅茨竹椽非素所,
高卧茅山久忘归。
风生松韵月当户,
露滴石泉夜满衣。
世事纷纷何足论?
此心耿耿独醒人。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诗人居住在茅山上,与范道人的友情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风声、松韵、石泉),展现了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世事变迁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思考。

这首作品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茅山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变化,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孤独与内心的独醒状态的理解。这样的描写手法在唐代诗歌中较为常见,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归隐思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