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大受蜕轩

斫轮知读书,解牛知养生。
天下一致耳,冰泮无馀情。
向来所筌蹄,俄已蜩甲轻。
岂必吟泽畔,始为当世清。
鲁堂殆庶几,居然黜聪明。
蠢蠢冠屦间,胸中妙难名。
鼓铸虽有自,竟脱模范成。
诗翁既迁去,委蜕今韩城。
闭门作龙蛰,端俟风雷惊。
文史聊寄径,与古将抗衡。
何以识此心,标榜辉前楹。
他年付卷舒,会见推善鸣。
应怜刘季陵,寂寞初无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鲜于大受蜕轩》是宋代诗人邹浩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鲜于大受先生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邹浩在诗中以“斲轮”(即制造车轮)和“解牛”(宰杀牛只)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读书与实践的重要性。他通过这两个动作,传达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道理。这种用具体动作来比喻抽象道理的方法,不仅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意,也展现了作者深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思考能力。

诗中的“天下一致耳,冰泮无馀情”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这里的“天下一致耳”意味着世间的人们虽然表面上可能意见一致,但内心却可能有着不同的追求和情感。而“冰泮无馀情”则暗示着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感情。这种对人心复杂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现实,引人深思。

邹浩通过对比“向来所筌蹄,俄已蜩甲轻”,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他认为,有些人可能通过某种手段或工具(如筌蹄)获得了一时的成功,但最终这些成功都是暂时的,一旦失去了原有的支撑,就会变得不堪一击。这反映了邹浩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认知。

邹浩在诗尾处写道:“岂必吟泽畔,始为当世清。”这句话表明他并不认为只有身处困境、吟咏田园生活才能表现出高尚的品质。他强调的是内在品质的提升,而非外在的环境或境遇。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人的独立思考和内在修养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和反思。

邹浩的诗歌不仅是对鲜于大受先生个人品质的赞颂,也是对整个时代的一个反思。他在诗中提到的“鲁堂殆庶几,居然黜聪明”,意味着他看到了一些智者因过于依赖智慧而失去纯真的情况。他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单纯、自然状态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诗歌的形式,呼吁人们回归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鲜于大受蜕轩》不仅是一首表达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特色,以及诗人对人性、社会、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