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公晦

寂不闻凤鸣,双耳聋已久。
聿来丹山子,一旦惊户牖。
旧听歘我还,喜气薄牛斗。
箫韶方九成,飞勿众禽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邹浩是一位宋代的诗人,他的文学作品《送陈公晦》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邹浩(1097年—1161年),字志完,号道乡居士,出生于宋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他是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的进士,曾为襄州教授、兵部侍郎等职。邹浩在政治生涯中多次遭遇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

  2. 作品原文:《送陈公晦》,寂不闻凤鸣,双耳聋已久。聿来丹山子,一旦惊户牖。旧听歘我还,喜气薄牛斗。箫韶方九成,飞勿众禽后。

  3. 诗作内容:这首诗以“寂不闻凤鸣,双耳聋已久”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友人离开后的孤独与寂静。接下来,“聿来丹山子,一旦惊户牖”,描述了友人突然归来的情景,使得原本宁静的家中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最后两句“旧听歘我还,喜气薄牛斗”表达了诗人听到朋友归来的喜悦之情。

  4. 艺术风格:邹浩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善于用词造句,能够将个人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巧妙地融入诗句之中。此外,他的作品也体现了宋代诗歌的清雅之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送陈公晦》不仅展现了邹浩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与祝福,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