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居

独作幽居计,江边屋数间。
水流天自在,心远地宽闲。
锄月栽梅树,移云叠石山。
白鸥盟欲结,倚杖看潺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居》是宋代诗人邹登龙的作品,描绘了宁静而富有诗意的隐居生活画面。以下是对《江居》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邹登龙(公元1150年—公元1223年),字公明,号东山居士,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江居》作为他的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在隐逸生活方面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2. 诗歌背景:《江居》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有机会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邹登龙选择以《江居》表达他对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部分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
  3. 艺术特色:《江居》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江边村落图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作为比喻,如“独作幽居计”、“独坐江楼”等,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又深化了主题意义。
  4. 文化价值:《江居》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它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该诗也是中国诗词中的佳作,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享受和文化研究素材。

《江居》不仅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反思。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天地,从《江居》中可以汲取到一种心灵的慰藉。

《江居》是邹登龙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所创作的一首诗歌,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