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僧芝

不见江南汤惠休,芝钱今也嗣风流。
烧香弄笔一生事,蹑屐佩囊千里游。
乞酒未还黄菊晚,拟诗初就碧云秋。
临高跂马君行矣,从此安期始欲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别僧芝》是宋代诗人贺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不见江南汤惠休,
    芝钱今也嗣风流。
    烧香弄笔一生事,
    蹑屐佩囊千里游。
    乞酒未还黄菊晚,
    拟诗初就碧云秋。
    临高跂马君行矣,
    从此安期始欲愁。

  2. 诗歌注释

  • 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人。
  • 宋卫州人,孝惠皇后五代族孙,神宗熙宁中恩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
  • 哲宗元祐六年,以李清臣、苏轼等荐,改承事郎。徽宗立,通判泗州,徙太平州。
  1. 诗歌鉴赏
  • 首句“不见江南汤惠休”表达了对友人汤惠休的怀念,暗示芝虽在江南,但未能相见,如同惠休一般。
  • “烧香弄笔一生事”和“蹑屐佩囊千里游”,描绘了作者一生中的修行与旅行经历。
  • “乞酒未还黄菊晚”和“拟诗初就碧云秋”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
  • “临高跂马君行矣”和“从此安期始欲愁”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后的感慨和忧愁。
  1. 诗歌背景
  • 此诗作于宋徽宗时期,当时贺铸因不得志而退居苏、常等地。
  • 贺铸家中藏书万卷,手自校雠,工诗文,尤长于词。
  1. 诗歌影响
  • 《寄别僧芝》作为贺铸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受到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

《寄别僧芝》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生活和艺术追求的诗歌,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