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病东归山阴酬别京都交旧

我家湖水接山溪,载病东归路不迷。
城郭依然辽海鹤,鹓鸿邈矣会稽鸡。
可须印绶怀中出,幸有珠玑袖里携。
行赋渔歌寄亲串,春风吹渡浙江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载病东归山阴酬别京都交旧》是宋代文学家贺铸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成就: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又号东山居士,祖籍山东淄博,后移居江苏无锡。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音乐家及政治家,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被誉为“词坛宗匠”。
  1. 诗歌原文
  • 原文:我家湖水接山溪,载病东归路不迷。
  • 注释:诗中描述了诗人家乡的湖泊与山溪相接的自然景致,以及他因病情而不得不离开家园的痛苦心情。
  • 翻译:我的家就紧邻着湖泊,那里的溪水与山间相连。我因为疾病而不得不踏上东归之路,心中充满了迷茫。
  1. 主题思想
  • 人生感慨: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我家湖水接山溪”这样的自然景观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无限喜爱。
  • 政治失意:贺铸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其作品中也不乏反映个人政治遭遇的内容。在《载病东归山阴酬别京都交旧》中,“可须印绶怀中出”一句,暗示了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迫远离故土的无奈。
  • 艺术风格:该诗展现了贺铸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词作往往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此诗应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代不详。
  • 地域背景:诗中的“我家湖水接山溪”等意象,描绘的是江南地区特有的山水美景,这也是贺铸诗歌中常见的题材。
  • 社会背景: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间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巨大变故,贺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此诗,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载病东归山阴酬别京都交旧》不仅展示了贺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是贺铸文学成就的一个缩影,值得深入研读和欣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