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其一雁后归

巧剪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艳歌浅拜笑嫣然。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其一雁后归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词作为一种抒情诗体,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语言被广泛传唱。而“临江仙”作为词牌名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词人以精巧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巧妙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下面从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1. 词牌背景
  • 临江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等。
  • 词牌格律多样,有五十八字、五十四字和五十九字等多种形式,且字数有增删,体现了词牌灵活多变的特点。
  1. 创作背景
  • 此词可能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其上片抚今追昔,下片抒写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 词中既有对昔日友情的回忆,也有对未来重逢的憧憬,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友谊的珍视。
  1. 艺术特色
  • 词作以双调小令的形式出现,字数约五十八字,上下阕各三平韵,音节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 词中的用典丰富,如巧剪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等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温馨浪漫的情境之中。
  • 通过对比今昔,抒发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临江仙·其一雁后归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词这一形式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