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楼

此楼此景他州无,山川形势吞三吴。
唯凭诗老写奇胜,纵有画笔难工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南楼》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登南楼》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吕本中,字居仁,人称东莱先生,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被弹劾,后以诗名扬于世。
  • 吕本中在仕途上颇有成就,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并曾上书陈述恢复大计,但最终因政治原因被罢免。
  1. 作品概述
  • 《登南楼》是吕本中在宋高宗绍兴六年所作,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 全诗共四句,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描绘夏日南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1. 文学价值
  • 《登南楼》是吕本中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哲理的思考。
  • 该诗在结构上采用了起承转合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1. 历史背景
  • 武昌南楼原为孙权所建,位于古城南面,后因其名声大噪而被称为“庾亮楼”、“庾公楼”或“玩月楼”,民间俗称“鼓楼”。
  • 历史上有两个庾楼,一是古武昌(今鄂州)庾楼,另一是古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区)庾楼;至少有六个南楼,其中著名的有两个,分别是古武昌南楼和古鄂州南楼。

《登南楼》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征。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