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白雪

歌白雪,雪满龙沙暮冬月。万里征人归未归,一声晓角云中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歌白雪》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属于边塞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作于岑参第二次出塞阶段,当时他深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岑参(715年—770年),字嗣宗,号嘉州野老,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慷慨著称,其作品多反映边疆的战事和戍守边疆的士兵生活。
  1. 诗作背景
  •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夏之交东归期间,具体时间约在天宝十四载(755),地点在轮台。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不断。
  1. 诗作内容
  • 诗中描绘了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以及塞外送别、雪中送客的情景。通过奇思异想的表达方式,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的不舍。
  1. 艺术特点
  • 诗歌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浓烈,展现了岑参豪放的性格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与思想,使得整首诗歌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观,也有深沉的人文情怀。
  1. 主题思想
  • 此诗的主题是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诗歌中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边疆的艰难与挑战,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
  1. 文学价值
  • 《歌白雪》不仅是岑参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唐代边塞诗的重要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歌白雪》是一首充满激情与豪迈、兼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边塞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对边疆生活的深深眷恋。此诗不仅体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