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大禅寺昉上人

佛屋参差傍水涯,天然富贵属僧家。
油幢碧立当轩竹,步障红围绕槛花。
隐隐磬声春昼永,停停塔影夕阳斜。
白头道者留连客,自汲山泉煮石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大禅寺昉上人》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之一,体现了作者对佛教寺院的赞美以及对僧人们生活的细致观察。以下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赠大禅寺昉上人》的作者是黄庚,他是元代的著名诗人。黄庚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受到广泛关注,其作品多以表达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赞赏为主。
  2. 诗歌原文:这首诗全文如下:“佛屋参差傍水涯,天然富贵属僧家。油幢碧立当轩竹,步障红围绕槛花。隐隐磬声春昼永,停停塔影夕阳斜。”诗中的“佛屋参差”描绘了寺院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而“油幢碧立”、“步障红绕”则形象地展现了寺院内部的装饰之美。诗中还提到了春天庭院中的自然景致,如“春昼永”,以及夕阳下塔影的静谧之美。
  3. 艺术特色:《赠大禅寺昉上人》在艺术上展现了宋元时期诗歌的特色。宋代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而元代诗歌在继承宋风的同时,更加注重语言的自然流畅和意象的生动性。黄庚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远的寓意获得了读者的喜爱。
  4. 文化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同样重要。作为元代诗人,黄庚的生活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他可能曾游历名山大川,亲眼目睹了佛教寺院的宏伟与宁静,这些体验最终融入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中,使《赠大禅寺昉上人》成为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价值的佳作。通过这样的背景,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赠大禅寺昉上人》不仅是黄庚诗歌创作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庚高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深入研读这首诗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