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悟师弹招隐

悟师手携清风琴,为我再奏招隐吟。九原灵均不可作,后人遗恨空沈沈,令我听之泪沾襟。
楚山日落秋声起,古猿啼月空山里。千年愁气上青枫,幽兰无香桂华死,吾道非耶何至此。
曲中历历分明道,苦怨王孙负春草。岁晚山中难久留,忆君一夕令人老。
王孙王孙知不知,琴心招君胡不归。下沿湘江之水流,上逐湘山之云飞。
一弹一招一太息,水流云飞朝复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悟师弹招隐》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黄顺之创作的诗词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黄顺之,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与担忧。黄顺之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深受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因其艺术成就,更因其所传达的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听悟师弹招隐》便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2. 诗歌原文
    悟师手携清风琴,为我再奏招隐吟。
    九原灵均不可作,后人遗恨空沈沈,令我听之泪沾襟。
    楚山日落秋声起,古猿啼月空山裹。

  3. 诗歌内容

  • 音乐与情感的结合:《听悟师弹招隐》中,”悟师手携清风琴”这一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音乐与演奏者之间的互动与和谐。通过“为我再奏招隐吟”,悟师将古代文人屈原的名篇《招隐》重新演绎,以此唤起听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 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九原灵均不可作,后人遗恨空沈沈”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的追念之情以及对后世无法弥补的遗憾。这种历史的回望与现实的感慨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 自然与情感的呼应:诗中的“楚山日落秋声起,古猿啼月空山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自然画面。古猿的啼声与秋天的声音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听悟师弹招隐》不仅是一首表现了深厚文化内涵和强烈情感色彩的诗歌,还是黄顺之艺术造诣和人文情怀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深远的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