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险且僻,人烟万山罅。
蟠翁老才望,来此屈英驾。
破漏烦补缀,颦呻索慰藉。
力致乃坐享,少劳岂丰暇。
临观阒无有,游燕久以谢。
废园近城邑,丘墟甚原坝。
高松困藤蔓,嘉果没荆柘。
斩荒使之出,苍翠若图画。
直前走桥阁,当中建台榭。
雍容宾朋席,左右书史架。
命亭以三爱,作诗盛夸诧。
韵险语怪绝,窃读惊汗下。
嗟予苦羁束,相去止数舍。
深思一登览,若渴不得蔗。
知君群公表,甫为兵民借。
复以三者乐,何时动归靶。
吾乡富风景,草木芬兰麝。
锦水清于汉,岷峨不让华。
蔡圃岂足道,宁为耳目乍。
苟以吾言然,烦君少讥骂。
题澧州石门县蹇周辅蟠翁太博
介绍
《题澧州石门县蹇周辅蟠翁太博三爱堂》是宋代冯山的作品。
《题澧州石门县蹇周辅蟠翁太博三爱堂》的原文如下:
石门险且僻,人烟万山罅。蟠翁老才望,来此屈英驾。破漏烦补缀,嚬呻索慰藉。力致乃坐享,少劳岂丰暇。临观阒无有,游燕久以谢。废园近城邑,丘墟甚原坝。高松困藤蔓,嘉果没荆柘。斩荒使之出,苍翠若图画。
这首诗描绘了澧州石门县蹇周辅蟠翁太博三爱堂的环境与现状。诗中的“石门险且僻”展现了这个地方的偏僻与危险,“人烟万山罅”则表达了人烟稀少、环境闭塞的特点。而“蟠翁老才望”,则是对蹇周辅蟠翁太博本人的赞赏。他因才华横溢而被人们所敬仰。然而,诗人也指出,由于地势险要和人烟稀少,这里的建筑显得破旧不堪。
诗中提到了蹇周辅蟠翁太博来到这个地方的情景,他被邀请来到这里,但他并不愿意屈尊前往,因为这里条件艰苦,需要修补的地方很多。他的努力也只是暂时地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因此,他在此地只能“力致乃坐享,少劳岂丰暇”。这里的“力致”可以理解为勉强应付,而“少劳”则意味着他在这里付出的努力并不多。尽管如此,他仍然享受着这份宁静和舒适,这与“丰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三爱堂周围的环境。虽然这个废弃的园林靠近城市,但由于地形的原因,这里已经变得荒芜,只剩下一些低矮的丘陵和干涸的原野。高耸的松树被藤蔓缠绕,原本茂盛的果树也已经凋零,只剩下枯萎的枝条和落叶散落在地上。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苍凉、萧瑟,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最后两句“斩荒使之出,苍翠若图画”,则是对三爱堂周围环境的一种美好设想。如果能够重新整治这片土地,让荒废的园林焕发生机,那么这里的景色将会如同图画一般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题澧州石门县蹇周辅蟠翁太博三爱堂》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澧州石门县蹇周辅蟠翁太博三爱堂的独特风貌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地方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