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

黔江远从思播来,黔中五溪此其一。
东出涪陵与涪会,日抱岚光照城壁。
去年黔安方解缆,久倦崎岖喜飞疾。
惊湍骇浪或当道,万马奔驰两锋镝。
偶然划过脱重险,千悔中流无路出。
瞿塘乘涨秋下峡,猿啸穿流夜投驿。
鱼腹未葬身尚在,虎牙屡磨魂已失。
巫阳一岁却归来,还向江前酒重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黔江》是一部由钟天珑等全国著名作家在黔江区进行创作交流的作品集。这部作品集收录了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展现了黔江地区丰富的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以下是具体介绍:

  1. 文学创作交流
  • 作家团队:由全国著名作家组成的团队走进黔江进行了深入的创作交流。
  • 作品类型丰富:《黔江》中包含了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反映了作家们对黔江地区的深厚感情及其独特的艺术视角。
  1. 地域文化与自然景观
  • 地域文化特征:文学作品中充分展现了黔江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地域特色,如陈小勇的长篇小说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体现了作家们珍视和守护民族文化的传统。
  • 自然景观描绘:作品中对黔江的自然景观有细致的描绘,如“神韵黔江.散文卷”中所收录的散文,通过对当地山川河流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1. 文学奖项与扶持
  • 品牌策化与文学奖:黔江区作协策划了中国土家族文学奖品牌,并成功举办了两届评选,获奖作家包括重庆本地及全国多位作家,显示了黔江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重视与支持。
  • 文学创作的扶持:通过设立创作基地、组织作家采风等方式,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平台。

《黔江》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更是黔江地区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艺术呈现。它记录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变迁与自然之美,同时也展示了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新成就和探索。对于热爱文学的人来说,这部作品集是一扇了解黔江以及探索更多文学可能性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