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帽铢来重,绡裳水样秋。
强行终较懒,妍唱却成羞。
鹦鹉栖葱指,芙蕖载锦舟。
休看小儿社,只益老人愁。
观迎神小儿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迎神小儿社》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表达了对儿童天真烂漫的羡慕和对成人世界的忧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童趣盎然而又稍带忧伤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诗中的“花帽铢来重”,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孩子们头上的花帽之重,给人以轻盈可爱的印象。然而,紧接着的“绡裳水样秋”则将场景转为秋天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有些落寞,似乎暗示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哀愁。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句“强行终较懒,妍唱却成羞”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辛酸,孩子虽然努力,但往往不如成人那般得心应手;即便他们唱歌时显得羞涩,却也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这样的描写既展示了孩子的纯真与可爱,又流露出成年人对于孩童世界的某种程度的羡慕。
“鹦鹉栖葱指,芙蕖载锦舟”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鹦鹉停息于翠绿的树枝上,芙蓉承载着美丽的锦舟,这些自然景物与儿童的活泼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意境。
“休看小儿社,只益老人愁”这句话作为全诗的总结,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绪。它暗示着观看小儿嬉戏可能只会增添老人们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观迎神小儿社》不仅是一首描绘童年乐趣的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变迁以及人类情感变化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以及诗人对生活细节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