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一之右司出守平江

十年一别再从游,又见鱼书拜彻侯。
人物只今何水部,风流不减柳苏州。
白蘋洲上春传语,乌鹊桥边草唤愁。
报政不应迟五月,莺花紫禁伫归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何一之右司出守平江》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和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同时期的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作多关注民生疾苦,风格清新自然,与江西诗派有所区别,自成一家。
  1. 作品原文
  • 十年一别再从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长时间的离别后再度相聚的感慨,以及彼此深厚的友情。
  • 又见鱼书拜彻侯:描述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的情景,书信中可能包含着祝贺或嘱托等,表达了对友人新职位的祝贺以及对他未来工作的期许。
  1. 创作背景
  • 淳熙十一年到十四年:此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当时杨万里在临安担任东官侍读,这段时间是他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共收录了四百首诗作在《朝天集》中。
  1. 艺术特色
  • 主题鲜明:全诗通过送别这一主题,深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送别诗的典型情感。
  • 语言清新:杨万里的诗作以简练的语言,直抒胸臆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用词简练而意境深远。
  1. 文化价值
  • 情感真挚: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送别时那份依依不舍的心情。
  • 艺术成就:杨万里的诗不仅在内容上感人肺腑,其艺术手法也颇具匠心,如对仗工整、用字精准等都是其诗歌的重要特点。

这首《送何一之右司出守平江》不仅是一首表现深厚友谊的佳作,也是对杨万里诗歌风格的一次展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还能深刻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