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七日立春夜不寐

冬夜嫌长只望春,春宵又永更何言。
睫梢强合终无睡,脚底相摩也不温。
竟夕松风听到晓,忽明灯火看来昏。
拥裯却起蒙头坐,顾影真成一病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二月二十七日立春夜不寐》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十二月二十七日立春夜不寐
寒风萧瑟气凄清,万木凋零百草萎。
腊雪消融梅放蕊,春风浩荡柳生枝。
山川大地皆披绿,天地乾坤共一色。
但见人间无处所,独我孤灯伴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之夜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首联写寒风萧瑟、万木凋零、腊雪消融等自然景观;颔联则通过梅花开放、柳枝生发来表现春天的到来;颈联进一步描写山川大地被绿意覆盖,天地乾坤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尾联回到现实世界中,写人间无处可去,只有孤灯相伴寂寥。整首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