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南国一都会,夕拜东台最上流。
捧诏暂辞青锁闼,携家便泛木兰舟。
褰帷听讼民谣洽,解榻延宾主礼优。
只恐徵黄在朝暮,西山灵药未容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豫章南国一都会,夕拜东台最上流。
捧诏暂辞青锁闼,携家便泛木兰舟。
褰帷听讼民谣洽,解榻延宾主礼优。
只恐徵黄在朝暮,西山灵药未容求。
《董给事知洪州》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该作品为七言律诗。在了解《董给事知洪州》的作者和背景之前,先简要介绍杨亿及其时代背景。
杨亿(922-974),字大年,泉州晋江人,生于洛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刘筠、钱惟演并称“三英”。杨亿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他的诗风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对后世影响深远。杨亿不仅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还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影响,曾历任多个官职,包括翰林学士等重要职位。
接下来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董给事知洪州日,
重修岳阳楼记。
君山自古多奇才,
此子独秀出尘埃。
洞庭波涛接天来,
君山一点青崔嵬。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文辞清丽,意境高远,
如诗如画,令人心醉。
此乃千古绝唱,不可多得之佳作。
当董给事担任洪州知州时,他下令重修岳阳楼。
君山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杰出的人才,
但他的儿子独树一帜,卓尔不群。
洞庭湖波涛汹涌,与天空相接,
君山如同一点青色的山峰耸立。
孤帆远影消失在碧空尽头,
只见长江水向东流淌到天边。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高远,
像诗一样美,像画一样生动,
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这是一首永恒的经典之作,
难以超越的杰作。
《董给事知洪州》不仅作为一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部反映宋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这首诗不仅是对岳阳楼美景的赞颂,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繁荣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与思想状态,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