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丞相游石子涧

宾吏亲携涧底行,潺湲风递似相迎。
只应山鬼知公意,乞雨新添瀑布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丞相游石子涧》是宋代黄庶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陪同丞相游览石子涧的情景,还通过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黄庶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在《陪丞相游石子涧》中,黄庶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自然景物仿佛有了生命。
  1. 诗歌原文
    宾吏亲携涧底行,潺湲风递似相迎。只应山鬼知公意,乞雨新添瀑布声。
    涧下禽鱼识上台,听泉履迹遍苍苔。岩边不欲踟蹰久,只恐商王梦远来。

  2. 诗歌赏析

  • 黄庶的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展现景色的美丽与和谐。首句“宾吏亲携涧底行”,便展示了随从官员引领众人沿着涧边小道前行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出行的庄重和亲近自然的氛围,更有一种文人墨客的从容与潇洒。
  • “只应山鬼知公意,乞雨新添瀑布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他似乎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赋予了山间瀑布以灵性,使其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更加生动和有情感。这不仅是对美景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力的赞美。
  • 最后两句“涧下禽鱼识上台,听泉履迹遍苍苔”更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不再只是站在高处俯视,而是深入到自然之中,亲身体验和感受。这种深入的体验使他能够发现更多隐藏在自然中的美,也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
  1. 写作背景
  • 黄庶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庶的诗词作品往往充满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他的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黄庶的《陪丞相游石子涧》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到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