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仁甫李花韵

江头谁家千树李,影落清江彻江尾。
风吹扁舟到花下,花间啁啾亦欣喜。
瑶林成径千步长,花光烛天天半香。
恍如坐我群玉府,飞琼酌劝青霞觞。
胜事此游难具列,照映肝肠尽明洁。
老怀已戒语作绮,新诗向拟风回雪。
东家西邻诗更奇,一时共借花光辉。
更须妙索留春句,无使花飞春告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张仁甫李花韵”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江边赏花的愉悦心情。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卷。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及背景:

  1. 诗歌原文
    江头谁家千树李,影落清江彻江尾。
    风吹扁舟到花下,花间啁啾亦欣喜。
    瑶林成径千步长,花光烛天天半香。

  2. 诗歌解读

  • 江头谁家千树李:描绘了江边风景,强调了花树的数量之多,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 影落清江彻江尾:运用了意象手法,通过花影映照在江水之上,形成了一种美丽的画面。
  • 风吹扁舟到花下:描述了微风拂过水面,带动扁舟轻轻荡漾至花树下的情景。
  • 花间啁啾亦欣喜:表达了诗人在花香中感受到的喜悦和愉悦。
  • 瑶林成径千步长:形容花林中的小径曲折漫长,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花光烛天天半香:利用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氛围。
  1. 风格特点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
  • 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层次分明。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1. 文化意义
  • 作为宋代诗歌,它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 诗中涉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对于研究宋代文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1. 创作背景
  • 关于创作背景,目前尚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但结合冯时行的其他作品和当时文人的游赏活动来看,他可能生活在一个较为开放和崇尚自然的社会中。因此,他在游赏自然时所创作的诗歌,很可能是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冯时行的《和张仁甫李花韵》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够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