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离固多事,贤哲有要领。
一切本仁义,条教日月炳。
邦民用不犯,闭阁自非省。
犹能肖盖公,使我醉清净。
春风花满门,午梦日转影。
先已戒铃下,吏至无辄请。
铃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铃斋》是宋朝诗人冯时行的作品之一,体现了诗人对仁义之道的坚持和追求。
《铃斋》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诗句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于道德规范的坚守。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希望人们能回归到仁义的道德道路上来。这种对于传统的弘扬和对道德规范的强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中“乱离固多事,贤哲有要领”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乱世之中道德力量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在这个充满变乱的时代,只有那些坚守仁义的人才能引领人们走出困境,找到真正的道路。这种观点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应当坚持内心的道德信念。
“一切本仁义,条教日月炳”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仁义作为人类行为准则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将仁义比作明亮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形象地表达了这些价值观念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这样的比喻不仅易于为读者所理解和记忆,也使得仁义这一抽象的概念更加生动具体。
诗歌中的“邦民用不犯,闭阁自非省”反映了一种理想的治国方式。在这种治理下,国家能够保持安定,民众也能过上平静的生活。这种治国理念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醒人们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应当寻求平衡和谐的方式。
“犹能肖盖公,使我醉清净”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榜样的敬仰之情。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效仿这些道德典范,从而过上一种清静无为的美好生活。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一种美好寄托。
通过对《铃斋》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作品的代表,更是那个时代道德理想与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它以简练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现代人来说,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铃斋》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