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 其六次玉林感时韵

知彼须知此。问筹边、攻守规模,云何则是。景色愔愔犹日暮,壮士无由吐气。又安得、将如廉李。燕坐江沱甘自蹙,笑腐儒、枉楦朝家紫。用与舍,徒为耳。
黄芦白苇迷千里。叹长淮、篱落空疏,仅馀残垒。读父兵书宁足恃,击楫谁盟江水。有识者、知其庸矣。多少英雄沈草野,岂堂堂、吾国无君子。起诸葛,总戎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其六次玉林感时韵》是宋代著名词人冯取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该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冯取洽,南宋词人,生平不详,但据记载他生活在北宋灭亡之后,词作多表达了亡国之痛和个人的感慨,风格独特。

  2. 诗词原文
    知彼须知此。 问筹边、攻守规模,云何则是。 景色愔愔犹日暮,壮士无由吐气。又安得、将如廉李。 燕坐江沱甘自蹙,笑腐儒、枉楦朝家紫。 用与舍,徒为耳。 黄芦白苇迷千里。 叹长淮、篱落空疏,仅余残垒。

  3.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词中通过“景色愔愔犹日暮”等句,营造了一种黄昏时分,景色宁静而萧瑟的氛围。这种场景的描写,为后续的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做了铺垫。
  • 情感表达:词人通过对“壮士无由吐气”的描述,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愤慨。这种情绪通过“又安得、将如廉李”进一步得到加强,表达了一种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
  • 哲理思考:“用与舍,徒为耳。”这一句反映了词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哲学思考,即政治上的取舍往往只是形式上的,而非真正的价值实现。这种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贺新郎·其六次玉林感时韵》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词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宋代词人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