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垂柳

南州初会遇。记惺惺、说底语。而今精神□,倾下越风措。雍门人独夜,客舍停杯处。馀香应未泯,凭君重唱金缕。
移宫易羽。纵有离愁休怨诉。客里□凄凉,怕听断肠句。情山曲海,君已心相许。骖鸾乘月,正好同归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倒垂柳》是一首宋代词调,由杨无咎所作,其词名“倒垂柳”字面意思即为依依倒挂的丝丝垂柳枝条

《倒垂柳》一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枝的柔美与飘摇状态。词中通过对比柳树的生长环境和姿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内心情感。该作品不仅展示了宋代词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气息。

《倒垂柳》一词的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创作背景:《倒垂柳》的创作年代不详,但据词律记载,此词见于宋初杨无咎的作品集中。《逃禅集》有两首《倒垂柳·重九》,其中《南州初会遇》的前段起句用韵与《晓来烟露重》不同。这种差异可能表明词作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的表达需要。杨无咎作为宋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词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艺术特色:《倒垂柳》采用双调形式,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这样的结构既保持了词的规整性,又不失灵活性,便于表达丰富的内容。杨无咎在《倒垂柳·南州初会遇》中运用了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等韵律,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韵味。
  3. 文化意义:《倒垂柳》不仅是一首抒情词,更是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颂扬和对生命哲思的一种体现。通过柳枝的柔弱与坚韧,词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追求。

《倒垂柳》不仅作为宋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研究宋代词风变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参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