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伯承题恂恂轩

可但温恭九族敦,平生乡党更恂恂。
山林得趣身长健,门馆无私物自春。
一室琴尊对咸籍,百年胶漆付雷陈。
共传宅相工题品,未数东坡德有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苏伯承题恂恂轩》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诗歌技艺,而且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以下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黄公度(1077年-1128年),字诚之,又字升斋,晚号漫堂,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与陆游并称“陆黄”,是两宋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和苏伯承题恂恂轩》的创作背景是在黄公度任福建提刑期间。
  1. 作品原文
    可但温恭九族敦,平生乡党更恂恂。山林得趣身长健,门馆无私物自春。一室琴尊对咸籍,百年胶漆付雷陈。共传宅相工题品,未数东坡德有邻。

  2. 作品鉴赏

  • 艺术风格:《和苏伯承题恂恂轩》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思想。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传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语言特色: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例如,“山林得趣身长健”、“门馆无私物自春”等句子,都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和苏伯承题恂恂轩》不仅是黄公度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历史和哲学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哲学,还可以加深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特点的理解与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