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万舍人折赠蜡梅韵

问讯江梅意未回,少林横出不知裁。
争先赖有园夫报,折赠空惊驿使来。
疏影暗香宁是伴,蜡言栀貌未须媒。
主人闻说归朝近,且趁眉间喜色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万舍人折赠蜡梅韵》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蜡梅独特的风姿和春天的气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初春时节,诗人步绕名园日几回,司花着意巧能裁。枝头蜡梅影疏雅称灯笼映,香细疑从酒面来。破白江梅羞月妒,黏红仙杏待春媒。何如新样龙山种,却在京都占早开。

  2. 诗歌注释

  • 虞俦,字寿老,南宋诗人,宋宁国人。
  •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绩溪令,累迁监察御史,光宗绍熙五年知湖州,嘉泰间,官至兵部侍郎,奉祠卒。工诗古文。
  1. 诗歌译文
    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园林中漫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花卉的喜爱之情。他提到蜡梅、江梅、仙杏等,都是春天的代表,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韵味。

  2. 诗歌赏析

  • 情景交融:虞诗以蜡梅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 意象丰富:诗人运用了“灯笼映”、“酒面”、“龙山”等意象,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极强,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 语言优美:虞诗的语言清新脱俗,用词精准而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和万舍人折赠蜡梅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