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官舍菊种归园中

殷勤分去几枝菊,官满聊为三径资。
不是园葵何用拔,且无薏苡莫相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移官舍菊种归园中》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虞俦(1163—1201),字寿老,宁国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官职的更迭,其政治生涯充满了波折和挑战,但他的文学作品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于世。

虞俦的政治生涯始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起初在广德、吴兴等地担任教官,后来被任命为绩溪县令。在此期间,虞俦展现了他的治理才干和政治智慧,为地方带来了一定的稳定与发展。虞俦在任绩溪县令期间,还曾积极参与救灾工作,表现出其深厚的为民情怀。虞俦的政治生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他在仕途上也曾遭遇挫折和困境。例如,在任淮南东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时,面对荒年,虞俦积极组织救灾活动,显示出他的责任担当和领导力。

虞俦的文学成就同样值得一提。《移官舍菊种归园中》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以菊花的种植与移植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与反思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歌中的“殷勤分去几枝菊”暗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辛勤努力,“官满聊为三径资”则透露出他对退隐生活的期望。而“不是园葵何用拔,且无薏苡莫相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争斗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田园生活的真挚向往。

虞俦的《移官舍菊种归园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画卷。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虞俦的政治理想和人格魅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虞俦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留给后人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激励着后来的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坚守内心的信仰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