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闻禽戏题寓廨

隔墙听幽哢,入坐春融融。
午梦恬不成,始知身在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闻禽戏题寓廨》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听到鸟儿啼叫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蒲寿宬(?-1095),字子约,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作品以简洁明快著称,尤以其诗歌和书法受到后世推崇。蒲寿宬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原文节选:隔墙听幽哢,入坐春融融。午梦恬不成,始知身在笼。
  3. 诗词赏析:《春日闻禽戏题寓廨》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的“隔墙听幽哢”描绘了诗人在春光明媚的环境中,通过墙壁聆听远处鸟儿清脆的叫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入坐春融融”则形容了诗人坐在室内,被春天的温暖气息包围的感觉,这种描述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然而,诗的后两句“午梦恬不成,始知身在笼”则转折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束缚的思考。在这里,“午梦恬不成”意味着诗人在梦中也未能摆脱束缚,这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和约束;“始知身在笼”则强调了这些束缚的存在,让诗人意识到即使是在梦中,自己仍然无法逃脱这些无形的枷锁。

《春日闻禽戏题寓廨》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吸引了读者,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更是他们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