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驹不可絷,若象宁无端。
南柯二十载,梦觉指一弹。
谁云丘垤微,转觉天地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蚁》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元稹,唐代著名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他的诗歌创作涉及许多题材,其中不乏对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的描绘。在《蚁》中,元稹通过对蚂蚁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警示,即不要轻视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因为它们往往能引发重大的变化。
  2. 诗歌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3. 作品特点: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将蚂蚁这一微小生物与潜在的巨大灾难相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于细节的重视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潜在影响力。同时,它也提醒读者要谨慎行事,防止因小失大。
  4. 寓意分析:《蚁》中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一成语便是由此诗而来。它告诫人们,即使再微小的事情,也可能成为引发大问题的根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保持警惕,防微杜渐。
  5. 历史影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元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而且通过其简洁明快的文风,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影响了无数后来的诗人和作家。
  6. 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虽然技术和环境的变化使得一些昆虫的威胁减少,但元稹的这一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由于忽视小问题而带来的长远后果。

元稹的《蚁》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智慧的传递。它以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向世人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切莫忽视任何可能引发变化的小事物,因为量变最终可能导致质的飞跃。这种对细节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更应该被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