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登楼偶作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把清樽、独自笑馀生,成何事。
尘埃外,谈高趣。烟波上,题诗句。这美景良宵,且休虚度。梦觉宦情甜似蜡,老来况味酸如醋。念儿曹、南北几时归,情朝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登楼偶作》是宋代诗人蒲寿宬创作的一首词。该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壮丽山河,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世事的超然态度和深沉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蒲寿宬: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于世。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同时融入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1. 诗歌原文
  • 开篇意境:“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这一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高楼如同直插云霄,使人感到自己存在于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中,却不知身处何方。
  • 自然景观:“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进一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天空中星星点点,仿佛与人的轮廓相互映衬,窗户透进的月光洒在室内,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氛围。
  • 哲理感悟:“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此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起伏不定,潮水退去,沙滩平静,而夜晚则暗涌汹涌,既有宁静也有动荡,反映了词人在面对世事变迁中的感慨。
  • 生活哲学:“把清樽、独自笑余生,成何事。”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饮酒独酌,笑看自己的一生,这种洒脱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词人对名利看淡的人生观念。
  • 理想追求:“尘埃外,谈高趣。烟波上,题诗句。”描绘了词人在尘世之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场景,站在烟雾缭绕的水波之上,吟咏诗句,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1.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满江红·登楼偶作》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如“星斗”与“人世”,“风露”与“尘埃”,“潮退”与“月黑”,“清樽”与“笑余生”,这些词汇的组合不仅增加了诗词的韵律美,也深化了词人的情感表达。
  • 思想内涵:整首词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意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反映出词人对生命、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
  • 情感表达:诗词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体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通过登楼所见所感,词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寻。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这首词创作于宋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期之一。文人士大夫们常常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 时代特点:宋朝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迅速发展。文人墨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重视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文人群体:宋词作为宋代文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代表了这一时期文人的审美倾向和文化追求。蒲寿宬作为其中的一员,其诗词作品自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风格。

《满江红·登楼偶作》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情感的艺术珍品。蒲寿宬通过这首词传达了他对人生、世事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文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