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佛头塔

孤村三四家,篱下尽禾黍。
主人惯入市,能作市井语。
开窗对竹山,揖客治尊俎。
白云忽在眼,客泪堕如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佛头塔》是宋代诗人裘万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孤村的景象,展示了主人的市井风采

孤村三四家,篱下尽禾黍。这是诗的开头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普通的农村景象。篱笆下的庄稼已经成熟,金黄色的麦穗和稻谷随风摇曳,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也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主人惯入市,能作市井语。这里的“主人”指的是村子里的人,他们习惯了进入市场,能够用市井中的俚语进行交流。这一句表明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与城市无异,他们的言谈举止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开窗对竹山,揖客治尊俎。诗人通过开窗可见到远处的竹林,这种自然景观为诗歌增添了几分清幽之意。同时,“揖客治尊俎”则描绘了主人热情好客的情景,他们招呼客人,准备酒菜,展现出一种淳朴的社交氛围。

白云忽在眼,客泪堕如雨。最后两句,“白云忽在眼,客泪堕如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这里的“白云”既指眼前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慨。而“客泪堕如雨”则暗示了诗人因思乡或其他原因而潸然泪下。

《宿佛头塔》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真实表达,传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温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