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罗严秀才见赠

漫士谁当识姓名,朅来微宦称单平。
卑栖已分轩无过,高谊良惭盖始倾。
负米未容辞五斗,屠羊安得羡三旌。
夫君信欲光蓬陋,浪掷新诗一羽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酬罗严秀才见赠》是宋代诗人廖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宋南剑州顺昌人。他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和影响力。据资料显示,廖刚曾为监察御史,后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于蔡京,出知兴化军。其政治生涯虽多波折,但诗歌成就却备受推崇,尤其是在律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2. 作品原文:漫士谁当识姓名,朅来微宦称单平。卑栖已分轩无过,高谊良惭盖始倾。负米未容辞五斗,屠羊安得羡三旌。夫君信欲光蓬陋,浪掷新诗一羽轻。
  3. 作品鉴赏:诗中的“漫士谁当识姓名”表达了一种感慨,即在茫茫人海中,谁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接着“朅来微宦称单平”则揭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微职,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和情操。这种坚持不仅体现在个人品质上,也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卑栖已分轩无过”展现了诗人谦逊的性格和对自己定位的清晰认知。他明白自己的地位有限,但仍努力做到最好,不辜负他人的期望。“高谊良惭盖始倾”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自谦。他认为自己虽然拥有高尚的品德,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负米未容辞五斗”暗示了诗人的生活压力和责任感。尽管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他仍然没有放弃追求理想和责任,而是选择了更加努力地去承担。“屠羊安得羡三旌”则是对诗人人生态度的一种肯定。他认为即使生活条件有限,只要努力工作、追求进步,就值得尊敬。
  4. 作品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背景不详,但从其内容和风格来看,应是宋代诗人廖刚在特定时期所作。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许多文人都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廖刚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这首诗,既是对自己经历的反思,也是对时代氛围的回应。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5. 艺术特色:《次韵酬罗严秀才见赠》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这首诗采用了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节奏明快,充分展示了宋代诗歌的风貌。其次,诗歌通过对仗和押韵等技巧的运用,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最后,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时,既直接又含蓄,既深刻又细腻,使得整首诗既有力度又能打动人心。
  6. 社会影响与评价:《次韵酬罗严秀才见赠》作为宋代的一部经典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启示。同时,这首诗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次韵酬罗严秀才见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次韵酬罗严秀才见赠》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诗歌,也是理解宋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才华,也能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