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其二后十日,子仪相招游仓司后圃,舣舟堤岸,醉中再赋

凉意在何许,高柳荫汀洲。移船藕花深处,待得月如钩。一抹晚山残照,十顷醉红香绿,百柂列琼舟。浩歌激苍莽,豪气溢神州。
泛芙蓉,依绿水,并英游。明年此会,可怜独是贾胡留。赖有瀛洲仙子,少驻云霄高步,相与慰沉浮。富贵傥来尔,有酒且相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其二》是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这首词是作者在南宋时期担任仓司官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子仪相招游仓司后圃时的愉快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下面是对《水调歌头·其二》的简要介绍:

作品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1. 明月与人生:词人在明月下饮酒,询问着月亮何时能够出现?他以“把酒问青天”表达出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2. 人生如梦:词中提到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反映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体认,以及对于人间美好时光的追求和珍视。
  3. 自然与人情:词中的“月”既是天上的美景,也是人间的寄托。通过描绘明月的变化,词人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共鸣和赞颂。
  4. 永恒与变迁:词中的“月有阴晴圆缺”,暗示了人生的喜乐与哀愁都难以长久保持,表达了对永恒不变之物——月亮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离别与团圆的情感。
  5. 希望与祝愿: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体现了词人的美好愿望,即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长久相处,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传达了对友情或爱情的深切祈盼。

《水调歌头·其二》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