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濂泉

星岩高哉不知其几千丈兮,下有儒宫上接青云梯。
绿凹凿破冰泉冽,泉以濂名宗濂溪。濂翁去今凡几载,一脉流通无窒碍。
光风霁月此山中,景物因人成胜概。亭翼翼,水泠泠,一清不著点子尘。
眼前色色俱呈露,何必解兰缚尘缨。君不见孤山六一泉,砚州包公井。
君子之泽深且长,清风千古霜凛凛。我欲采薇隐此山,只恐林惭涧恧锁松关。
我欲祠下笔一词,又恐寒泉痛洗凝之诗。解襟坐石濯清泠,一歃寒冰和露饮。
雪我酒肠霜诗脾,此身疑在神仙境。倩君为问玉皇借玉鞭,鞭起睡龙骑上天。
持此一瓢濂翁泉,一雨炎荒洗蛮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濂泉》是宋代诗人赵必象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描绘了一处名为星岩的高峻山岩。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创作背景:《游濂泉》的创作背景是宋徽宗时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赵必象作为一位诗人,在此时选择以诗歌的形式记录和反思这段历史。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寄寓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2. 主题思想:《游濂泉》的主题思想深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诗中的“濂泉”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景象,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寓意着清纯与高洁。

  3. 艺术特色:《游濂泉》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意象运用和深远的意境营造。诗中的“星岩”、“儒宫”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更通过这些自然元素传达了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诗人巧妙地使用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意味。

《游濂泉》不仅展示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