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洞古坛基,烟萝接翠微。 日西春又晚,不见羽人归。
抱黄洞是清代诗人孙先振创作的七言律诗。
《抱黄洞》通过描绘抱黄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份历史文献,记录了清代时期抱黄洞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活动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
【注释】抱黄洞:抱黄洞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远眺四周,只见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景色十分迷人。但诗人更感兴趣的是那在烟萝笼罩下的古坛基,他伫立凝神,久久不忍离去,直到夕阳西下,仍不见那位传说中的仙人归来。 全诗以“抱黄洞”为点睛之笔,突出了鹳雀楼上视野开阔、气象万千的特点,并借此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同时
抱黄洞 几度云峰策杖过,传闻遗蜕此山阿。 虚坛昼静鸣枞桧,古洞春深长薜萝。 千岁猿猱缘树上,一群麂鹿出山多。 丹池药鼎今陈迹,笙鹤飘飖竟若何。 译文: 抱黄洞 多次走过云中的山峰,听说有仙人留下的遗迹在此处。 白天的空坛上鸟鸣树梢,春天的古洞中长满了薜荔。 千年的猿猴在树上攀爬,一群麂鹿从山中出来觅食。 现在丹池旁的药鼎已成遗迹,笙声鹤唳飘荡于空中,究竟有何意义?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