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省安上人

闭门栖古寺,尘路杳无踪。
夜讲香飘月,晨斋磬入松。
石屏泉气冷,山屐藓痕浓。
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省安上人》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方干(836年—888年),字雄飞,号玄英子,又号东津子,祖籍江西新昌,唐朝末期及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他与郑谷、聂夷中、罗隐等并称为“大历十才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 首联:“鹤舞松梢月色清,山间幽径草虫鸣。”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月光下,一只白鹤在松树旁翩翩起舞,山间的小路上,草丛中传来阵阵虫鸣声。
  • 颔联:“云闲僧定心自远,石古苔深墨未凝。”
    通过“云闲”和“石古”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然物外、心境宁静的赞美。同时,“石古苔深墨未凝”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沉淀。
  • 颈联:“风轻叶落知秋意,露重花残似旧情。”
    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季节更迭和人事变迁的感受,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感慨。
  • 尾联:“我欲乘风归去寻,寄语山林静处听。”
    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尘世纷扰、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他想要像鸟儿一样乘着风回到山林中去,静静地聆听那些来自山林深处的呢喃细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赠省安上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与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