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定放小舟江心

荡漾扁舟入渺弥,一夫摇橹疾如飞。
涵空鉴影月光淡,衬地罗纹风力微。
未拟然犀穷水府,犹能酌酒劝江妃。
眼中清绝非人世,定使鲁连何许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风定放小舟江心》是宋代赵鼎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赵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宋解州闻喜人,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生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于高宗年间历经仕途,曾历任右司谏、殿中御史,以及参知政事等职。然而,他在反对金议和的过程中遭到秦桧的排挤,最终因忧愤过度而自尽。
  • 文学成就:赵鼎的文学作品数量众多,但以《忠正德文集》为代表作。在文学创作上,赵鼎擅长运用古体诗,其诗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1. 诗歌原文
  • 荡漾扁舟入渺瀰,一夫摇橹疾如飞。
  • 涵空鉴影月光淡,衬地罗纹风力微。
  • 未拟然犀穷水府,犹能酌酒劝江妃。
  • 眼中清绝非人世,定使鲁连何许归。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上景色,诗人仿佛置身于浩渺的水面上,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情感深沉:诗人的情感贯穿全诗,通过对月夜扁舟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特别是最后两句“眼中清澈非人世,定使鲁连何许归”,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 艺术手法: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未拟然犀穷水府”,使得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国家面临着外敌的威胁和经济的衰败。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寄托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 政治背景:赵鼎的政治生涯经历了从辉煌到低谷的过程,他在反对金议和的斗争中受到了秦桧的排挤,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晚风定放小舟江心》可能也是他在政治失意后的感怀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悲愤和无奈。
  1. 文化价值
  • 历史传承:赵鼎作为南宋初年的名臣,其文学作品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
  • 文学影响:赵鼎的作品虽然在数量上不如同时代其他文人广泛,但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宋代诗歌史上,赵鼎的诗歌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晚风定放小舟江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魅力,还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