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云安道

元日度巴云,时逢朐䏰人。
野梅空自落,山鸟暗知春。
不醉新年酒,徒悲异域身。
无穷倦行意,亭柳漫风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日云安道》为宋朝赵崇嶓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元日(正月初一)之际,在云安道上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心境,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元日度巴云,时逢朐䏰人。
    野梅空自落,山鸟暗知春。
    不醉新年酒,徒悲异域身。
    无穷倦行意,亭柳漫风尘。
  2. 作者简介:赵崇嶓是宋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虽然关于其具体的生平背景和详细事迹记载不多,但根据诗的内容及风格可以推定他可能是一个关注自然、喜欢游历的文人。
  3. 作品赏析
  • 情景交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联“元日度巴云,时逢朐䏰人”设定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意象丰富:颔联“野梅空自落,山鸟暗知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寥与无奈,野梅的凋零和山鸟的感知似乎都在暗示着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哀愁。
  • 抒情深刻:颈联“不醉新年酒,徒悲异域身”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辛酸,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异乡生活的感慨。尾联“无穷倦行意,亭柳漫风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和对归途的渴望。
  1. 文化背景:《元日云安道》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情感的诗歌,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宋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元日云安道》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