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姚仲美腊梅

阳和都未见芳菲,初喜寒苞发故枝。
绝色夐无朱粉态,真香宁许燕莺知。
凝愁金谷登楼日,敛黛温泉赐浴时。
写作新声传玉笛,谁人持向月中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姚仲美腊梅》是宋朝诗人赵旸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赵旸(?-?),字仲明,号东岩,宋朝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在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在宋徽宗时期就已经活跃于文坛。
  2. 诗词原文:阳和都未见芳菲,初喜寒苞发故枝。绝色夐无朱粉态,真香宁许燕莺知。凝愁金谷登楼日,敛翠烟城映水时。何事春风能解意,夜来香动满庭漪。
  3. 作品鉴赏:这首诗通过对腊梅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形象描绘,赞美了腊梅的高洁品质。首句“阳和都未见芳菲”点明了时节,暗示春意未至,万物尚处于沉寂之中。次句“初喜寒苞发故枝”则展现了腊梅不畏寒冬,勇敢绽放的姿态。第三句“绝色夐无朱粉态”进一步强调了腊梅的独特之美,它没有依赖外在的装饰,而是以自己的真实面貌展现出来。最后两句“凝愁金谷登楼日,敛翠烟城映水时”则通过描绘腊梅在特定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意境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展现了腊梅的坚韧与高洁,又表达了诗人对腊梅的赞美之情。
  4. 写作背景:关于《奉和姚仲美腊梅》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历史文献记载。但考虑到这首诗是在宋朝时期创作的,并且赵旸是一位文学家,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聚会或者节日庆典中,由赵旸即兴创作,用以赞美腊梅的美丽与坚韧。此外,这首诗也可能是为了应和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而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奉和姚仲美腊梅》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展现。它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