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 其一为寿

记河梁折柳。问画堂乐事,燕鸿难偶。十年谩回首。
但亭亭紫盖,差差南斗。传闻小有。种桃花、亲烦素手。
怪归来、道骨仙风缥缈,迥然非旧。
清昼。江南如画,紫菊冬前,翠橙霜后。扁舟渡口。佳客至,奉名酒。
唤青鸾起舞,云窗月槛,一曲山明水秀。笑相看、玉海别来,浅如故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鹤仙·其一为寿》是宋代赵彦端的一首词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钱守的赞美之情,并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瑞鹤仙·其一为寿》:

  1. 作者简介
  • 赵彦端,字彦周,号东山居士,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和书法家,他与陆游、辛弃疾等文人墨客有着深厚的友谊。他的诗词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感慨。
  1. 作品原文
    记河梁折柳,问画堂乐事,燕鸿难偶。十年谩回首。但亭亭紫盖,差差南斗。传闻小有。种桃花、亲烦素手。怪归来、道骨仙风缥缈,迥然非旧。清昼。江南如画,紫菊冬前,翠橙霜后。扁舟渡口,佳客至,奉名酒。

  2. 作品解析

  • 在《瑞鹤仙·其一为寿》中,赵彦端通过对“河梁折柳”的描写,象征着离别和重逢的主题;“问画堂乐事,燕鸿难偶”则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 “十年谩回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而“亭亭紫盖,差差南斗”则形容了钱守高贵的地位和不凡的气质。
  • “传闻小有”表达了对钱守成就的赞赏,而“种桃花、亲烦素手”则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展现了钱守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及其贤能的形象。
  • “怪归来、道骨仙风缥缈,迥然非旧”揭示了词人对于钱守身份转变的感慨,以及对其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独特气质和风范的认同。
  • “清昼。江南如画”则是对钱守所处环境的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色与钱守的身份相得益彰,进一步衬托出其尊贵的地位。
  • “扁舟渡口,佳客至,奉名酒”则表现了钱守受到欢迎的场景,以及词人热情款待宾客的盛情。
  • “江南如画”不仅描述了地理环境,也象征着钱守治理下的和谐局面。“紫菊冬前,翠橙霜后”则是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江南秋景,体现了钱守治理下地区的繁荣景象。
  • “扁舟渡口,佳客至,奉名酒”传达了钱守收到来自各地宾客的礼物和祝福,以及他们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

《瑞鹤仙·其一为寿》不仅仅是一首赞美之作,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