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曲认幽栖,斋名壁上题。
柳遮船步水,草出瓦沟泥。
养静抛书册,销闲倚杖藜。
谁知凤城外,宛是武陵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转曲认幽栖,斋名壁上题。
柳遮船步水,草出瓦沟泥。
养静抛书册,销闲倚杖藜。
谁知凤城外,宛是武陵溪。
《柳下书斋》是由宋代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柳下书斋》是赵师秀在宋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及第后,仕途沉浮于州县之间,最终高安推官的仕宦生涯中所写。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成为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代表作品。
《柳下书斋》中,“转曲认幽栖”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寻觅。“斋名壁上题”则描绘了诗人在书房墙壁上留下自己诗句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柳遮船步水,草出瓦沟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柳树的柔美与草本植物的顽强,传达了一种生命的坚韧精神。“养静抛书册,销闲倚杖藜”则是诗人在闲暇之余,以书籍为伴,享受生活的乐趣。而最后的“谁知凤城外,宛是武陵溪”则带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于世外桃源般隐逸生活的向往。
《柳下书斋》不仅展现了赵师秀作为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