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判官

三岁莲华幕,何曾仕者同。
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
与世如无味,于民自有功。
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赵判官》是宋朝诗人赵师秀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赵师秀,宋太祖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为“永嘉四灵”,被誉为“鬼才”,开创了“江湖诗派”的一代诗风。
  1. 原文节选
    三岁莲华幕,何曾仕者同。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与世如无味,于民自有功。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风。

  2. 诗意解析

  • 开墙通野客:通过打开墙门迎接外来的客人,表达了诗人对外界交流的重视和开放的心态。
  • 分树借江鸿:用树枝吸引江边的大雁作为食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与世如无味: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 于民自有功:强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 神仙今已近:意味着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 不畏引帆风:即使面对人生的风雨,也能坚定前行,不惧困难。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赵师秀担任地方官员期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看法和对民生的关注。

《送赵判官》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佳作。通过对赵师秀生平的简要介绍和《送赵判官》原文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