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吟玉音金阙步虚

始青黎元盖,金香结朱烟。
飞晨总翘辔,稽首玉帝前。
帝心浩以舒,锡吾太灵篇。
是谓不灭道,万天秉吾权。
吾行空洞中,下仙昧其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吟玉音金阙步虚》是宋代诗人赵佶的作品,这首诗体现了赵佶的艺术修养和对道教的尊崇。赵佶,即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的统治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文学成就也十分突出,尤其擅长书法和绘画。

《长吟玉音金阙步虚》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赵佶的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赵佶是神宗之子、哲宗之弟,在位二十六年,期间经历了崇奉道教和大兴土木等事件。他对道教有着深厚的信仰,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曾派遣浮海约金攻辽以夺回燕云之地。这些经历无疑为赵佶创作了这首词提供了灵感。

从文学角度来看,赵佶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华丽的辞藻和象征意象来表达情感。此诗中,“始青黎元盖,金香结朱烟。飞晨总翘辔,稽首玉帝前。”等四句,通过描绘一幅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敬仰。同时,“帝心浩以舒,锡吾太灵篇”一句,揭示了作者通过诗歌传达对天命的感悟和敬畏之情。

《长吟玉音金阙步虚》不仅是一首反映赵佶个人宗教信仰和宫廷生活的诗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化、艺术以及历史人物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宋徽宗时期的社会风貌及其个人的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