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垂烟重,雪扬风轻,东风惯得多娇。秀色依依,偏应绿水朱楼。腰肢先来太瘦,更眉尖、惹得闲愁。牵情处,是张郎年少,一种风流。
别后长堤目断,空记得当时,马上墙头。细雨轻烟,何处夕系扁舟。叮咛再须折赠,劝狂风、休挽长条。春未老,到成阴、终待共游。
声声慢 · 其二柳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声声慢·其二柳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于作者晚年流寓金华(今属浙江)时。此篇是借咏物以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前途命运的无限感慨。
原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描写了春天过去的景象,以及作者在春末时节无心打扮自己的感受。接下来的句子“日晚倦梳头”,则描绘了作者因为日暮而感到厌倦,没有心情去整理头发。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转折,营造出一种落寞、惆怅的氛围。
第三句“物是人非事事休”,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这里的“物是”指的是曾经熟悉的事物已经不复存在;“人非”则意味着身边的人已经离去或改变了身份。这种变化让作者感到无奈和失落,同时也引发了对未来的忧虑。
接下来的“欲语泪先流”,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她想要倾诉自己的感受,但泪水已经在眼眶中打转,说明她已经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
最后两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则是作者在感叹之余,试图寻找一丝慰藉。她听说双溪的春天依然美丽,于是打算乘船出游,希望能够暂时忘记烦恼。然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担忧和恐惧。她担心自己的忧愁太重,即使是双溪这样的宁静之地,也无法承载她的全部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