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纱隔雾,绣帘钩月,那时曾见。照影儿、觑了千回百转。素艳明于练。
柔肠堆满相思愿。更重看几遍。是天然不用,施朱栊翠,羞损桃花面。
探春令 ·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春令 · 其四》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词作。下面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赵长卿,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和词作品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著称。
原文与注释:词的原文如下:
凋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
恼人一阵香初过。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此词通过对梅花香气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抒情手法传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词中的“香初过”不仅形容了梅花的独特香味,也隐喻了词人内心的感受。
翻译:词人站在凋零的墙边,微风已经停歇,窗户边的烛光摇曳生辉。他独自沉思,沉浸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想象着远处雪山之巅,有一位司花之神正在暗中点燃百花的香气。一阵花香随风飘来,让人沉醉不已。然而,这股香气似乎也在侵蚀着词人的清愁,让他更加感受到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赏析与评价:词中的梅花象征着纯洁和美丽,同时也代表了高洁的人格。词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个人情感。
《探春令 · 其四》不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词作,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情感表达。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