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 其二端午

见浴兰才罢,拂掠新妆,巧梳云髻。初试生衣,恰三裁贴体。艾虎宜男,朱符辟恶,好储祥纳吉。金凤钗头,应时戴了,千般忔戏。
那更殷勤,再三祝愿,斗巧合欢,彩丝缠臂。刻玉香蒲,泛金觥迎醉。午日熏风,楚词高咏,度遏云声脆。赤口白舌,从今消灭,诸馀可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蓬莱·其二端午》是宋代词人赵长卿的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一文学作品: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赵长卿,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以其词风清新、婉约而著称。《醉蓬莱·其二端午》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还折射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些侧面。
  • 词风分析:赵长卿的词作中,常常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在《醉蓬莱·其二端午》中,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种对传统与现实的结合,使他的词作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1. 文学形式
  • 诗词格式:《醉蓬莱·其二端午》为宋代常用的词牌名“醉蓬莱”的变体,属于词的一种体裁,通过平仄声调的变化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 语言特点:赵长卿的词语言优美,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和景物,使得作品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享受。例如,“见浴兰才罢,拂掠新妆,巧梳云髻。”这一句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女子沐浴后的清新与美丽。
  1. 主题内容
  • 节日风俗:赵长卿在《醉蓬莱·其二端午》中详细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如沐浴、装饰、佩戴艾草符咒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健康和吉祥的追求。
  • 人物刻画:通过对女子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端午节习俗背后的人物活动和文化内涵。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赵长卿在《醉蓬莱·其二端午》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艾虎宜男,朱符辟恶”,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作品的神秘色彩,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 修辞技巧:作品中使用了多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动性和画面感。例如,“试穿新衣”一句中,通过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人物的动作和心情。
  1. 文化意义
  • 传统文化的继承:赵长卿通过《醉蓬莱·其二端午》这一作品,不仅表达了对端午节习俗的热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这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播,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 现代价值体现:虽然作品创作于古代,但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重新审视并欣赏传统文化,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社会文明程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赵长卿的《醉蓬莱·其二端午》不仅是一首表达节日风俗的词作,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