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杨柳

十里春风杨柳路,年年带雨披云。柔条万缕不胜情。还将无意眼,识遍有心人。
饿损宫腰终不似,效颦总是难成。只愁秋色入高林。残蝉和落叶,此际不堪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四川泸州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不仅是杨慎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明朝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和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忧虑。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相关介绍:

  1. 历史背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政治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这一时期,明朝政权内部矛盾尖锐,宦官专权,农民起义频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杨慎通过词作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2. 思想内涵:词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以奔放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长河,寓意着英雄豪杰如浪花般消逝。而“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得与失的看法,认为人生的成败得失都是暂时的,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眼云烟。
  3. 艺术形式:词作的艺术形式也值得称道。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诗以奔放的笔触描绘了长江奔腾不息的景象,同时寓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英雄豪杰如浪花般消逝。这里的“滚滚长江”象征着历史的长河,而“浪花淘尽英雄”则表达了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又不断消逝的命运。“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三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成败得失的思考。在这里,作者认为人生的成败得失都是暂时的,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眼云烟。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不仅是杨慎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更是明代特定历史时期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杨慎的文学成就,也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和社会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