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梅

甚幽人、被花勾引,庭皋遥夜来去。江空岁晚谁为伴,只有琼枝玉树。
愁绝处。望万里瑶台,梦断迷归路。花还解语。更雪琢精神,冰相韵度。
粉黛尽如土。飘仙袂,曾缀蕊珠鹓鹭。云茵月障千步。
莫教衣袖天香冷,恐怨美人迟暮。更起舞。任斗转参横,翠羽曾知否。
尘缘自误。终待骖鸾,乘风共去。长作此花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炎的《摸鱼儿·别处梅》并非以“梅”为主题,而是一部描绘怀旧与离愁的诗词。该作品是宋代文学家张炎所作的《摸鱼儿》系列中的一首。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其家族在宋朝时期为著名将领张俊的后代,父亲张枢是“西湖吟社”的重要成员,擅长音律。
  • 张炎出生于南宋临安,生活在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早年家境优裕,后因宋灭亡而家道中落,晚年漂泊不定。
  • 张炎的词作以情感深沉和艺术精湛著称,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302首。
  1. 诗词原文及解读
  • 向天涯、水流云散,依依往事非旧。
  • 西湖见说鸥飞去,知有海翁来否。
  • 风雨后。 甚客里逢春,尚记花间酒。
  • 空嗟皓首。 对茂苑残红,携歌占地,相趁小垂手。
  1. 作品背景与意义
  • 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末年,词人面对国家覆亡和个人命运的变化,通过回忆过往的岁月和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来抒发情感。
  • 《摸鱼儿》系列作为张炎的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 通过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高洁品质的赞美,赵与洽的作品《摸鱼儿·梅》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张炎的《摸鱼儿·别处梅》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词,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它的学习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情感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