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倚春望六祖寺

柳絮兼花片,舞风湘水滨。
浓岚如细雨,初夏是残春。
鸟度山家曲,泉清佛界尘。
年衰眠易醒,归梦不能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夏倚春望六祖寺》是宋代诗人赵汝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赵汝回(约公元1087年—1165年),字几道,宋宗室,居温州永嘉,宁宗嘉定七年进士。他自成一家,诗才高迈,其诗作多有传颂。赵汝回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1. 诗歌原文
    柳絮兼花片,舞风湘水滨。
    浓岚如细雨,初夏是残春。
    鸟度山家曲,泉清佛界尘。
    年衰眠易醒,归梦不能真。

  2. 诗歌赏析

  • 首句解读:“柳絮兼花片,舞风湘水滨。”此句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絮与花瓣随风飘舞,如同轻盈的舞者在风中翩翩起舞。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地捕捉了初夏时节的气息,还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

  • 第二句解读:“浓岚如细雨,初夏是残春。”这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初夏特有的厚重与湿润的自然氛围比作细雨中的浓雾,既增强了诗句的意象美,又深化了季节感的表达。诗人以此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独特感受。

  • 第三句解读:“鸟度山家曲,泉清佛界尘。”这里,诗人通过“鸟度山家曲”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面,而“泉清佛界尘”则透露出一股超俗脱尘的禅意。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表现。

  • 第四句解读:“年衰眠易醒,归梦不能真。”最后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增长、身体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梦境的渴望。这里的“归梦不能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哲思。

《初夏倚春望六祖寺》不仅是一首艺术性高的诗歌,更蕴含着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