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其七咏藏春玉

青润奇峰名韫玉,温其质并琼瑶。中分瀑布泻云涛。双峦呈翠色,气象两相高。
珍重幽人诚好事,绿窗聊助风骚。寄言俗客莫相嘲。物轻人意重,千里赠鹅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其七咏藏春玉》是宋代词人李之仪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作。这首词通过对珍贵玉石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雅情趣的推崇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寄寓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关于该词的介绍:

  1. 词人简介:李之仪(生卒年不详),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作多以婉约著称,情感深沉而细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在宋词史上,李之仪的地位举足轻重,被后人广泛传颂。

  2. 词作原文:青润奇峰名韫玉,温其质并琼瑶。中分瀑布写云涛。双峦呈翠色,气象两相高。珍重幽人诚好事,绿窗聊助风骚。寄言俗客莫相嘲。物轻人意重,千里赠。

  3. 艺术特点

  •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 李之仪在词中巧妙地运用比喻,如“中分瀑布写云涛”,形象地展现了玉石的质地与美感。
  • 词中的“双峦呈翠色,气象两相高”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表达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崇敬。
  • 结尾部分“寄言俗客莫相嘲”,既体现了词人的豁达胸怀,也传达了对世俗偏见的不屑一顾。
  •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超脱物欲、追求自然美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1. 历史影响
  • 《临江仙·其七咏藏春玉》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今仍被众多文学爱好者传颂。
  • 作为宋词的代表作品之一,该词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的创作,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之仪的《临江仙·其七咏藏春玉》不仅是一首咏物词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玉石的赞美,词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高雅情趣的追求。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鉴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