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笼春幰顶,夭矫赤虬身。
雨蓓犹缄暖,精神照晚春。
酴醾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酴醾四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咏物诗。这组诗共有四首,其中第一、第二两首描写了酴醾花的形态和颜色特征,第三、第四首则描绘酴醾花在春天盛开的景象。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中期大臣与文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并共同发起了乐府新题运动。他的作品以议论为主,其诗直率真挚,以新奇著称。
《酴醾四首》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酴醾四首》创作于公元824年的春天,当时元稹正在任监察御史。这首诗组是他对酴醾花的一次观察和记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敏锐感受和独特见解。
以下是《酴醾四首》的第一首原文:
红白黄绿紫,
花中此独奇。
素心难比德,
应笑俗尘泥。
这是元稹对酴醾花颜色的赞美,认为它的颜色虽不常见但很特别。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这种花儿高洁品质的欣赏,认为它不像世俗中的泥土那样污浊,而是具有高尚的品质。通过这样的描写,元稹赋予了酴醾花一种超越物质的美丽,使之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酴醾四首》(其二):
红白黄绿紫,
花中此独奇。
含羞未肯放,
恐是妒人枝。
在这首诗中,元稹进一步描述酴醾花的娇羞和不易开放的状态。他认为花朵似乎因为害羞而不愿意完全开放,仿佛是在嫉妒那些能欣赏它的人的枝头。这种描述增加了诗意的深度,使读者感受到酴醾花不仅仅是自然现象,也蕴含着情感和性格。
《酴醾四首》不仅是对大自然美景的描述,也是对人性美的一种颂扬。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元稹独特的审美观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